襄其星河 - 第5章 雨后的夜

云江的雨停了,夜空像被洗过一样干净。

城市的灯光被雨水映得更亮,街面反射出细碎的光。

寒襄星走出教学楼时,外套的袖口已经被打湿。风拂过脖颈,带着一点冷意。

她没有打伞,沿着石板路往前走。鞋底踩在积水上,发出轻轻的声响。

她原本打算直接回家,却被一个未接来电停住了脚步。

屏幕上——李见行。

她盯着那个名字,犹豫了一秒,按下回拨键。

“怎么还没到家?”那头的声音沉稳,却带着一点审视。

“活动刚结束。”

“又加班?”

“不是,”她停顿了一下,“是个学术讲座。”

“谁的讲座?”

她本能地想说“没什么特别的”,但喉咙发紧,声音竟轻微地哽了一下。

“一个心理学博士。”

“你听得挺专心吧?”李见行语气里带着半开玩笑的意味。

寒襄星低声道:“挺有意思的。”

“我明天去接你吃晚饭。”

“明天?”

“是啊,顺便聊聊那件培训的事。”

她“嗯”了一声。

电话那头传来背景的钢琴声——他正在一家餐厅。

那种优雅的场景与她此刻湿漉漉的鞋尖格格不入。

她忽然觉得有些疲惫。

不是因为对方,而是因为自己在努力维持那份“平衡”。

“见行,我可能要早起备课,明天的饭,能改天吗?”

那头沉默了两秒:“你最近总推。”

她垂下眼:“对不起。”

他叹了口气,没再多问:“好,那改天。”

通话结束,她握着手机站了几秒,指尖冰凉。

屏幕熄灭,自己的倒影映在黑镜上——一张克制到近乎陌生的脸。

她轻声笑了一下,像是自嘲。

那一刻,她忽然想起讲座上阮至深说的那句话:

“有些记忆不会降温,只是被更深地隐藏。”

那声音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回放,像一条被反复打磨的绳索,轻轻勒住她的心。

她终于承认——

那场重逢,比她预想的要难。

她走到校门口,夜风带着潮意拂面。

路灯映着水光,城市安静得只剩下自己的脚步声。

她忽然意识到——

自己竟然记得他讲座时每个呼吸的节奏。

此时,另一端的城市高处,阮至深站在酒店阳台。

他脱下外套,靠在栏杆上,眺望远处的夜景。

整座云江被灯火和薄雾覆盖,像一幅静默的光图。

雨后的空气有股清冷的甜。

他深吸一口气,胸口却仍然发紧。

他在想——

她现在在做什么?

这个念头像不经意闯进来的风,带着无法抵挡的力量。

他轻轻笑了,低声对自己说:“不该。”

可那笑意转瞬即逝。

他的眼神在黑暗中一点点暗下去。

他回到房间,桌上摊着讲稿。

那页纸上有一行字,他在讲台上没读出口:

“恒温的记忆,不在时间,而在人心。”

他用指尖轻轻划过那行字,指尖微微发烫。

讲座结束时,她对他说“讲得很好”。

那一刻她的声音温柔、克制,眼神里有光。

那光落在他心里,掀起的是他压抑多年的涟漪。

他明白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少年,也不该再让感情成为负担。

可心里那道深处的印痕,却在此刻清晰得几乎发疼。

他关掉灯,世界陷入一片昏暗。

在黑暗里,他想起她。

想起她讲课时安静的侧脸、她在黑板上写下的字、还有那场暴雨夜,她披着湿透的外套冲进教室,眼里藏着愤怒与心疼。

那些画面不属于现在,却偏偏在这一夜复活。

他无法阻止。

记忆有自己的生命力,它在夜色中生长。

寒襄星到家时,屋子一片静。

她放下包,脱下湿鞋,靠在门边。

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茶香,是她早上出门前泡的。

她没有开灯。

窗外的霓虹透过纱帘打进来,把她的影子切成几道光。

她缓缓走到书桌前,翻出一叠旧文件。

其中夹着一张讲座的邀请函——那上面印着他的名字。

她伸出手,指尖停在那几个字上:

阮至深。

那名字像一口封存的旧酒,打开的一瞬间,气息铺天盖地。

她想起今天他在台上的样子:

高大、安静、眼神清澈又深得像海。

她几乎无法把他与十几年前那个少年重叠在一起。

但有一刻,当他低头微笑,她忽然明白——

有些气息,是时间带不走的。

她把邀请函折好,放回信封。

坐在床边,双手交握在一起。

那动作与多年前如出一辙。

那年她也是这样——在离开之前,一遍遍告诉自己:不要动心。

可那时候没做到,现在也一样。

夜深了。

阮至深躺在床上,闭着眼。

风从窗缝里灌进来,带着雨后的凉意。

寒襄星坐在书桌前,看着窗外同一片夜空。

他们一个在城市北端的酒店,一个在南区的旧住宅,都抬头看着那同一盏模糊的星光。

谁也不知道对方此刻的姿态。

可他们都在想——

那场雨,会不会是命运的暗示。

窗外的风轻轻掠过,一粒雨珠从屋檐坠下,在空气中碎裂成光。

世界重新归于寂静。

只有那片夜,静静地将两颗未降温的心包裹其中。

章节列表: 共30章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