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宠倾城:大明男妓青云录 - 第39章

远远看着漱玉轩,犹如来到了一片白墙黛瓦的江南园林,进得回廊,悬挂着历代文人题写的诗词灯匾,远远看着有“听雨阁”、“流觞厅”等雅室。

走至正厅,上悬“漱雪听香”四字匾额,匾下两侧配联:“琴罢倚松玩鹤,诗成洗砚烹茶”。

厅中不设寻常欢场艳饰,反以紫檀云纹大案为中枢,案上供一尊龙泉青瓷冰纹胆瓶,斜插三两枝白梅,疏影横斜间暗香浮动。

左侧湘竹书架上列着《花间集》、《漱玉词》等线装善本,书脊题签皆用泥金小楷,偶有翻动痕迹。

厅内六张黄花梨官帽椅按主客序位摆放,椅搭一律用素白杭绸绣银线兰草纹,东壁整面设多宝阁,丝毫不见金银俗物,只摆些端砚、香炉、古琴等,最妙是西窗下陈设了一副流云玛瑙棋枰,黑白玉子收在紫竹双耳罐中,枰边小几还搁着半局残谱。

清新素雅,见之忘俗。

玉城正看得入神,这时进来一位同样清新素雅的美妇,面容如经年白玉,不施脂粉,只唇间一点淡绛,眉是远山含黛的天然弧度。

眼尾已有细纹,却更添从容气度,眸光沉静时似古井无波,眼神似笑非笑,透出几分看透风月的伶俐。

身上一袭天水碧颜色,衬得身段如雪里青竹一般,乍一看倒似某位退隐的翰林夫人。

福保呵呵一笑行了个礼:“姑母安好!”说着跟玉城介绍:“这是我远房的姑母,这里人称梅君先生,你就跟着我叫姑母吧!”

玉城赶紧行了个礼,“姑母好!在下马玉城。”

梅君先生进门第一眼便先看到了这个长身玉立的玉树临风少年郎,一身雨过天青色直裰,衣料是素绸,不绣纹样,只腰间松松系一条象牙白丝绦,垂落间衬得身量愈发颀长。

肤色如新雪初霁,透着几分冷玉般的莹润,欲飞丹凤眼尾微微上挑,鸦羽似的睫毛半掩眸光,极好的唇丰厚如绽开的石榴籽,偏又红得天然,不似涂朱,倒像是刚饮过一盏冰镇杨梅浆,还沾着些水光。

肩背笔挺,如松迎风,袖口露出一截手腕,骨节分明,白得能看清底下淡青的脉络;最妙是那双手,指甲修得圆润整齐,指节如玉箸般修长。

梅君先生心下喜欢的无可无不可,但面儿上只是淡淡的还了个礼。

“你这又来做什么?”梅君先生轻扇手中的泥金芍药团扇,指间一枚翡翠扳指水光夺目,传闻是当年某位探花郎抵债的物件儿。

“呵呵,许久不见姑母了,过来请个安,顺便带我这小弟来开开眼。”

“算你有心,那二位就这边请吧!”说着,梅君先生便领了二人到了一个名唤香雪阁的所在。

二人方才坐下,便有清秀水嫩的伶俐丫鬟端来了夏日特饮,盛在荷叶形琉璃杯中,杯壁贴了一片新鲜紫苏叶,并附一银匙,看起来应该是冰镇酸梅汤。

小丫鬟短短介绍了一下,这叫冷云浆,乃用乌梅、山楂、洛神花煮制,又调了少许薄荷露,最是沁人心脾。

梅君先生和福保俩人简单聊了些家里亲人的话题,便因有客来先出去了。

随冷云浆附的还有一碟诗笺酥,仿的是薛涛笺的桃红色酥皮,玉城咬了一口,外皮香酥满口,内裹枣泥馅,馅料中藏了个小纸卷儿,以竹签写蝇头小楷诗句“夜雨剪春韭”,看意思是要让客人对下句。

福保笑着说,“咋样?开了眼没?”

玉城笑了笑,点了点头,又吃了一块酥,“她真的是你姑母啊?”

“当然了,你可别想歪了啊!”福保也吃了一块酥。

“我想找个姑娘…”

福保一口酥喷了出来,“你今夜是想要破处?不用这么急吧…”赶紧摸了摸口袋,看带够钱了没有。

正说话呢,梅君先生进来了,听见了玉城的要求,“马公子是要…”

玉城赶紧解释说:“姑母别误会,我跟保哥刚刚都没吃饭,想着过来吃顿饭,顺便,想找个姐姐陪着聊聊天,我跟保哥都不会吟诗作对啥的,就说说话儿而已!”

福保瞪大了眼睛看着玉城,没吃饭?来青楼吃饭?找姐姐聊聊天儿?

梅君先生轻笑了一下,团扇轻摇了一下,“那马公子喜欢什么样的姐姐呢?”面对这样一个隽美如玉的青头小哥哥,无论提什么要求,作为女人都不忍拒绝,哪怕不合规矩,也可以马上改规矩。

“嗯,我想找个稍微年长一点的姐姐,姨姨也可,似姑母这般风姿翩然的便是最好…”

福保又瞪大了眼睛,城哥儿自小没了娘,所以就到这儿找娘来了?

梅君先生眼睛没有瞪起来,但瞳孔也是瞬间放大了一下,要说这些年,文人雅士名流们表面上各个文采风流、俊秀儒雅,但背后里各种奇好怪癖也见的多了,只是完全没想到今天的小哥哥居然也憋着点怪心思,还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…

不过梅君先生始终都是见过大场面的,一句“稍等,马上就来!”,便起身去了。

章节列表: 共51章

最新文章